书法家:李治
李治(628-683),即唐高宗。字为善,为唐太宗第九子,在位三十四年(650-683)。史称唐天皇。
贞观五年(631)封晋王。七年,遥授并州都督。太宗晚年,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间发生了争夺皇位继承权的斗争。十七年,李承乾谋杀李泰未遂。事发,太宗废太子承乾,黜魏李泰,改立晋王李治为太子。二十三年五月,太宗去世,李治即位,是为唐高宗,时年二十二岁。次年(650)改元永徽。高宗即位起初四五年间由顾命大臣长孙无忌及褚遂良等掌握朝政。太宗女高阳公主嫁房玄龄子遗爱,高宗即位,贬遗爱为房州刺史。永徽四年(653年),房遗爱、荆王李元景及吴王李恪等谋反。事发,遗爱被杀,李元景、李恪及高阳公主等均赐死,高宗帝位由此得到巩固。弘道元年(683)十二月,高宗去世。葬于乾陵。庙号高宗,谥号:天皇大帝、天皇大弘孝皇帝,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。
高宗是亚洲第一位创制且采用“天皇”的皇帝。高宗在位期间,中国对日本第一次战争——白村江之战,以中国大获全胜告终,奠定了中华帝国在亚洲朝贡体系中的支配地位,也使得日本九百年来不敢对中国发动战争。高宗颁布的《永徽律疏》是中国现存最完整、最古老的一部典型的封建法典。代表了人类封建文明史法制最高成就,成为亚洲国家立法的典范与来源。高宗在位前期立下赫赫武功。灭西突厥、将倭国逐出百济、征灭高句丽,帮助新罗统一朝鲜半岛。使大唐帝国版图扩张到最大的程度,经济繁荣,国家太平。史称“永徽之治”。
高宗喜书法,工行、草、隶、飞白书。在帝王中书法苍劲豪迈,圆润俊华,不逊于名家。高宗书法,行笔婉妙,宛然太宗,可谓家法相承,时人评价甚高。李嗣真《书后品序》以高宗父子为神札。唐张彦远《法书要录》云:“龙朔二年(662)四月,上自为书与辽东诸将,谓许敬宗曰:‘许圉师常自爱节,可于朝堂开示’。圉师见,甚惊喜,私谓朝官曰:‘圉师见古迹多矣,魏晋以后惟称二王,然逸少多力而丑,子敬妍而少力,今观圣迹,兼绝二王,凤翥、鸾回,实古今书圣也。”可见,当时为了称誉高宗之书,而力贬“二王”,谀称书圣,不免谥美。传世书迹见《淳化阁帖》。传世的碑刻,主要有《万年宫》、《纪功碑》、《李勣碑》、《孝敬皇帝壑德碑》等。
书法家:李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