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法欣赏

简介

张方平(1007年-1091年),字安道,号乐全居士,应天宋城(今河南商丘)人。

张尧卿之子,少颖悟,读书过目不忘,宋绶、蔡齐以为奇才。仁宗景祐元年(1034年),举茂材异等,为校书郎,知崑山。又中贤良方正选。李元昊叛,上“平戎十策”。英宗时,任礼部尚书。神宗时,除参知政事(宰相),与王安石不合,极论新法之害,后以太子少师致仕。哲宗元祐六年(1091年)卒。赠司空,谥文定。

张方平早年多作古文,善论时事,享名一时。未中进士时,与石延年等游,诗酒豪迈,也为时人所注意,可见文学方面是富有潜力的,但后来发展不够。关于张方平其人其文,蜀人苏轼有评:“自庆历以来,讫元丰四十余年,所与人主论天下事。见于章疏者多矣。……是非有考于前。而成败有验于后。及其它诗文,皆清远雄丽,读者可以想见其为人。信乎!其有似于孔北海、诸葛孔明也”。苏轼称张方平与曹魏孔融、蜀国诸葛亮有相似之处。这不仅指张方平的性格气质,也指其文章思想内容与艺术风格。曹丕《典论·论文》称孔融“体气高妙”、“孔氏卓卓,信含异气,笔墨之性,殆不可胜”。张方平性格豪迈,作文好发议论,尤喜谈兵,往往气势雄隽奇伟,体现出卓尔不群之性情气质,这与孔融有相似之处。诸葛亮是三国时著名军事家,能坐帷幄之中、决胜千里之外,张方平在一系列上书中谈论军事问题,所谈“是非有考于前,而成败有验于后”,体现出一定的军事谋略,这与诸葛亮多有相似。清代四库馆臣称“方平颖悟于书,一览不忘,善为文,数千言立就。才气本什伯于人,而其识又能灼见事理,劓断明决,故集中论事诸文,无不豪爽畅达。洞如龟鉴。”指出其具有不凡的豪气远见,为文才能“豪爽畅达,洞如龟鉴”。

著有《乐全集》四十卷。传世墨迹有《名茶帖》。

作品列表

张方平名茶帖书法作品欣赏
0
^